當前位置 :首頁>政民互動>訪談 |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很榮幸邀請到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小婷做客本期欄目。孫主任,您好!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小婷】:
主持人好!各位網民朋友,大家好!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與大家進行交流,借此機會對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市發展改革工作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
【主持人】:
孫主任,最近這段時間,大家都在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請問市發改委對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有什么考慮?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小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新時代新征程上以改革促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市發展改革委作為經濟綜合協調部門,將牢牢牽住經濟體制改革的“牛鼻子”,強化改革思維,創新工作舉措,以釘釘子精神推進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為通化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綠色轉型、全面振興貢獻力量。一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認真總結評估“十四五”規劃執行情況,扎實做好“十五五”前期工作;二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聚力打造“三個千億級”“若干百億級”產業集群,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高項目謀劃儲備質量;三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以11個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建設為抓手,有序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強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監測,推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四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一港兩區”開放平臺建設,鞏固拓展與臺州、長春、丹東等地對接合作,加快推進吉西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促進吉南遼北蒙東六市高質量一體化高質量協同發展;五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快通化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建設,促進就業增收,推進“一老一小”設施服務體系建設,扎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不斷提升民生福祉。
【主持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明確提出“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工作總基調。孫主任,能不能簡要介紹下我市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小婷】: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以拼搶姿態、有力舉措固優勢、挖潛力、補短板,全力推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8%。一是農業生產總體平穩。落實“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糧食播種面積332.4萬畝,超省計劃0.4萬畝。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7%。豬、牛、羊、家禽出欄量分別增長2%、4.9%、7%和3.4%,蔬菜、水果產量分別增長7.3%、8.8%。二是工業經濟承壓前行。以工業“三百+1”行動為工作抓手,統籌推動重點企業增加排產,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醫藥、化工、新材料、能源行業產值分別增長12.6%、15.3%、20.1%、22.5%。三是服務業穩步復蘇。充分發揮促銷活動與政策疊加作用,全市投入消費券資金1009萬元,帶動交易額2.4億元。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批零住餐業銷售額和營業額分別增長4.5%、7.5%、9.9%和18.1%。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8.7%,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2.1%。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長0.4%。規上營利性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3.4%。四是固定資產投資下行壓力較大。積極克服投資政策和同期基數較高影響,緊盯“謀、引、爭、建、解”五大目標任務,全力實施項目建設集中攻堅行動。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億元,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217個,新增入統項目132個。堅持高位推動產業招商,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31.3%。大力推動“飛地經濟”項目招引,高新區、陸港區意向入園項目達到29個。五是發展質效穩步提升。充分發揮財稅會商機制作用,深入結合債務化解集中攻堅行動,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稅收收入增長41.7%。新經濟新動能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增長12.4%。金融機構利息凈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長9.8%。城鎮新增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56.5%和87.3%。下一步,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吉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目標不變、干勁不松、力度不減,繼續保持爭先進位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樹牢交賬意識,市縣協同發力,破解要害難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市經濟發展大局作出更多貢獻。
【主持人】:
重大項目建設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請問孫主任,今年我市各級重大項目的建設情況如何呢?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小婷】: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后勁,抓項目就是抓未來。今年以來,市發改委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項目為王”,通過科學謀項目、精準招項目、快速落項目、高效建項目,以高質量項目建設為全市經濟發展蓄勢賦能。一是以上率下抓項目。持續開展項目建設集中攻堅行動,圍繞“謀、引、爭、建、解”五大工作思路,市級領導包保59個重點項目,各副市長分兵作戰,各縣(市、區)建立相應領導組織架構,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項目的工作體系。二是完善機制推項目。為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印發攻堅方案、確定具體工作任務、制定攻堅任務清單、建立工作推進機制、繪制重點工作流程圖,明確量化目標任務,規定完成時限,形成目標突出、閉環管理的項目建設“新模式”。三是搶抓機遇謀項目。深入研究國家和省政策精神,精準謀劃儲備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優結構、增后勁的高質量項目,建立“近期可實施、長期有儲備、定期可滾動”的項目庫,共謀劃儲備億元以上項目395個。四是高效推進建項目。實行“一個重大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團隊、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責任制和“項目中心+行長制”,督促項目快建快投、形成增量,全市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217個,其中產業類項目占比50%以上,安睿特重組人白蛋白生產基地一期、玉皇山大橋等11個重點項目投產建成,中溢年產6萬噸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華潤米蘭花酒店等一批產業項目加快實施,68個項目將于年內竣工或部分竣工。
【主持人】:
當前,我市正在聚力打造“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請問市發改委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做了哪些特色亮點工作?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小婷】: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等要素,才能更好的推動高質量發展。市發改委堅持從通化市實際出發找準職能定位,有效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一是推動通化市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通化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是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也是吉林省唯一一家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市發改委堅持整合資源,統籌協調,制定《通化市推進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壓實工作責任,同時以項目建設引領千億級醫藥產業集群建設,目前29個重點醫藥健康產業項目完成投資9.5億元,安睿特、安宇生物、百思萬可及東寶藥業胰島素類似物注射液生產線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萬通藥業貼劑生產線技術改造等項目竣工投產。二是統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定期調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以醫藥產業為重點,以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為增長點,加快打造新增長引擎,構建具有通化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三是深化政策引導和要素保障。高度重視創新發展,積極爭取國家、省創新能力建設預算內資金,引導企業強化創新、重視研發能力提升。定期組織我市3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開展評價工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推進技術研發與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推動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
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關乎民生、聯結民心,備受市民關注。請問孫主任,市發改委在推動我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取得哪些成果?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小婷】:
市發改委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推動社會事業領域重點工程和項目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優質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提升我市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強化政策研究。“十四五”以來,結合我市實際,先后制定印發“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新生活”、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平、公共服務發展等方案文件,不斷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推進重點民生領域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二是強化資金爭取。“十四五”以來,圍繞國家社會事業領域七大支持方向,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項目46個、資金20.6億元,加強全市教育、醫療衛生、就業、文化旅游、社會服務、全民健身、“一老一小”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補齊社會領域的短板弱項,特別是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等一批民生大項目落地通化。三是強化項目儲備。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圍繞民生領域需求,準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全面謀劃儲備可爭取資金社會事業項目。同時,做好儲備項目前期工作,開辟審批綠色通道,實行周末不打烊服務,為下步爭取項目資金夯實基礎。截至目前,已梳理儲備通化一中教學樓、市醫院病房改造等社會事業領域項目50個、總投資22.4億元。
【主持人】:
感謝孫主任詳細的講解,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各位網民朋友,再見。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小婷】:
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各位網民朋友們,再見!
版權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吉ICP備05000673號
網站標識碼:2205000001
吉公網安備 22050002000001號